人工智能學院坚持紧跟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生长趋势,注重新兴学科的优化与完善。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较早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械人工程等新兴专业。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集盘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自动化为一体,多学科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群。学院现有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2个,在校学生4700多人。
學院堅持“以需求爲導向,以技術爲支撐,以服務爲宗旨、以成才爲目標”的辦學理念,凭据“專業對接産業、課程對接技术”的人才培養思路,強化新工科卓越工程應用人才的培養,始終堅持:
1.産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相助,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
2020年,学院与科大讯飞告竣战略相助协议,双方共建“PP电子—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學院”。共建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软件工程三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教学、师资培训与交流、实验实习、产学项目相助、联合科研、学生就业等多方面深入开展相助。
2023年與騰訊雲、厚溥數字三方共建建设“騰訊雲數智學院”,共建計算機網絡專業,開設騰訊雲特色班,實施“1.5+0.5+0.5+0.5”訂單式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搶手”人才。
與科大訊飛、騰訊雲、厚溥數字、中國電信、軟通動力、狼烟科技等多家企業單位相助建设了6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聘請知名企業治理或技術骨幹擔任相關專業的企業導師,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實驗實訓實習指導、就業創業指導。近三年學院獲批教育部産教融合協同育人項目數量位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
2.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突出創新型人才培養。
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以賽促評、以賽促管”的原則,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智能機器人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等專業權威大賽;抓好落實各專業學科校內競賽;在各專業廣泛開設專業賽事特色班。加強組織服務領導事情,加強培訓過程治理,從而加強良好學風建設,增加學生就業技术,提高學生就業砝碼,全面提升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
特色班的學生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單數年)或全省(雙數年)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凡參加了培訓和參賽全過程的學生,其業務水平、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在應聘的專業技術測試中,這些學生與未參加培訓和大賽的學生相比理論、動手能力優勢很是明顯,深受招聘企業的喜愛。
學院學生在中國機器人大賽、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大賽中均獲得過國家級一等獎,其中國家級獎項30多項,省級獎項100多項。在其它全國性專業大賽,如互聯網+創業大賽、挑戰杯、軟件專業技術人才大賽、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移動通信大賽、先進成圖建模創新大賽、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大學生法式設計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50多項,省級獎項800多項。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新起點、新征程”大學生微創大賽等創新比賽中均獲獎項,並申報立項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50多項。
为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更多的学生有时机加入科學研究事情和大学生科技竞赛运动,便于学院统一协和谐治理,学院建设了“人工智能大学生科技运动中心”。学院将以该中心为载体,扩大宣传力度,增大学生加入规模,获得更多省级和国家级奖项,把“人工智能大学生科技运动中心”打造成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3. 堅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打造國際標准的應用型人才。
隨著我國在2016年加入華盛頓協議以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我國高等教育掀起了一股熱潮,越來越引起各個高校的重視。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已成爲了專業辦學水平的一個標志性结果。
学院作为我校的一个主要工科学院,有较长的办学历史,较好的辦學條件,适合于将部门专业凭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尺度和理念开展教学事情,突破通过专业认证的大关。学院已凭据专业认证的尺度修改培养方案,贯彻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教学历程治理,有计划、有步骤地认证,使我们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我们学院办学品牌。
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科大訊飛精英班)特色優勢
1.專業平台:本專業是湖北省一流專業,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機器人創新團隊爲省級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機器人社團獲省級創新創業社團一等獎。
2.培養模式:本專業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准進行培養,專業焦点課程由科大訊飛的高級技術專家及資深工程師主講,專業實習實訓由科大訊飛負責。
3.人才培養:依托智能機器人平台,該專業學生近四年獲得中國機器人大賽冠軍、特等獎等國家級獎項17項。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科大訊飛精英班)
1.專業前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是近年最受社會關注的新工科專業之一。在大數據時代,我國數據産生量巨大,大數據資源極爲豐富,應用領域十分廣泛。目前我國對大數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專業人才缺口巨大,前景廣闊。
2.培養模式:本專業焦点課程由科大訊飛的高級技術專家及資深工程師主講,專業實習實訓由科大訊飛負責。培養偏向側重于大數據開發、挖掘、分析與運維,機器學習。
軟件工程(本科,科大訊飛精英班)
1.專業平台:本專業是湖北省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培育)支撐學科專業,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荊楚卓越工程師協同育人計劃專業,軟件工程教研室爲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2.培養模式:本專業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准進行人才培養,專業焦点課程由科大訊飛高級技術專家及資深工程師主講,專業實習實訓由科大訊飛負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
1.專業平台:本專業是湖北省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培育)主幹學科專業,湖北省一流專業,湖北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依托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爲省級教學團隊,《數據結構》課程爲湖北省一流課程,《數據結構》課程爲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2.人才培養:本專業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准進行人才培養,近四年本專業學生獲省部級以上專業賽事獎項100多項,獲批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6項。湧現出紅桃開執行總裁解礫、“畢業7年後年收入400萬”的張正等優秀校友。
機器人工程(本科)
1.專業前景:本專業集機械工程、人工智能與控制、微電子、計算機科學等衆多學科于一體,綜合性應用性強。機器人是“中國制造2025”明確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我國正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對機器人工程人才需求逐年遞增。
2.培養模式:本專業與科大訊飛、騰訊雲廣泛開展項目相助,實行全員導師制,以項目驅動組織教學,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學術素養的提升。人才培養主要立足智能裝備産業,面向工業機器人産業領域,培養機器人行業緊缺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
1.專業平台:本專業是湖北省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培育)支撐學科專業,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
2.培養模式:本專業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准進行人才培養,突出産教融合、以賽促學、實裝實訓,培養集電子、通信和計算機技術一體的卓越人才。
3.人才培養:近三年,學生獲省部級以上專業競賽獎項30多項,湧現出了以年薪201萬的“華爲天才少年”張霁爲代表的優秀校友。
機械電子工程(本科)
1.專業前景:機械電子工程是機械、電子、控制、信息、計算機等交织融合的專業。國家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鼎力大举推進“智能制造”,迫切需要全面掌握機械工業自動化、電力電子、系統控制等技術的綜合類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市場需求巨大,就業前景廣闊。
2.培養模式:本專業注重工程實踐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培養的人才適應性強。培養偏向側重機電一體化控制技術和數控機床。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
1.專業前景:本專業集電力、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等領域于一體,綜合性強。
2. 培养模式:本專業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准進行人才培養,堅持新工科卓越工程師培養,堅持以賽促學,加強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就業質量。
3.人才培養:近年來,有100多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本專業的學生專業紮實,在考研方面優勢明顯,每年考取研究生比例在各專業中位居前列。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科)
1.培養模式:本專業堅持産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相助,與中國電信、國電青山熱電、鬥轉科技等知名企業相助建设校外實習基地,接纳“對接行業標准,對接崗位技术,對接實踐平台”思路,優化課程體系建設,著力培養學生就業技术。
2.人才培養:近三年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2%以上,可通過專升本繼續提升學曆。
計算機網絡技術(騰訊雲特色班,專科)
1. 騰訊雲校企相助標杆。与腾讯云实行校企强强联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學研究、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竞赛、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配合打造全国腾讯云盘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相助标杆。
2.任務導向、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凭据騰訊雲新工科技術要求標准制定課程結構,以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以任務導向、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培養信息時代配景下社會需求的應用型高技术人才。
3.帶薪實習,大廠實戰。第三學年上半年到國家級實訓基地進行項目開發實戰,實訓結束後可在騰訊雲生態企業開展帶薪實習。
4. 100%腾讯云相关企业就业。畢業後由相關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負責推薦就業到騰訊雲生態企業,保障100%就業,並提供一年免費的就業跟蹤服務。可通過國內外專升本繼續提升學曆。